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不少年轻人晒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对抗“越用越贵”“越看越烦”的算法。“第一次搜机票,直飞最便宜的也要4309元,我就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来 就变成了1903元。”有网友分享。
“用算法打败算法”,越来越年轻人在评论点赞中积极表达,主动寻求多样化的信息流,建立“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
互联网匿名与隐身也成为另一种策略。今年年初,互联网上出现不少粉色小恐龙头像的账号“momo”,通过使用相似的头像与ID,年轻人以系统信息掩盖个人信息,从而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与判断,摆脱基于身份标签的推荐模式。
此外,也有人通过无痕浏览、时刻清理网页cookie来抹消自己的互联网痕迹,使算法“无处可寻”。甚至有的年轻人选择直接减少App的使用时间。
关于“算法”的讨论,一直都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都有表示相似的经历,刚在微信和朋友聊天聊到想买什么物品,转头点开其他平台便会精准看到相关物品的广告;在平台搜索了一个新话题后,随之而来的铺天盖地的相关推送;在自己经常光顾的网络平台上,一些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总是比别人高;换个手机登录网购APP,同一商品的价格居然会相差几十到上百元……
据中国之声,记者在一投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投诉累计达8167条。例如,一位消费者反映,作为某平台的十年铂金会员,她上周订的机票价格为2510元,而在另一平台上,作为新用户,相同航班的票价仅为2000元。
这到底是差异化营销,还是“大数据杀熟”?专家认为,从手段上来讲,二者的边界难以厘清,但所谓差异化营销不能成为“大数据杀熟”的挡箭牌。
那么,通过网友的这些手段,真能左右平台给消费者设定的“人设”吗?据中国之声,多家旅游出行平台官方客服告诉记者,机票价格实时变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便这名消费者有反复评论的行为,也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由用户所评论的内容决定的。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认为,这些方法即便有效,但想要彻底根治“大数据杀熟”,不能只靠这些“小聪明”“土办法”。“互联网和算法能够很快识别出用户的真实动机和行为。”
此前,11月24日,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重点整治频发的大数据“杀熟”乱象。
《通知》指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提升优惠促销透明度,清晰说明优惠券的领取条件、发放数量和使用规则等内容。客观如实说明优惠券领取失败原因,严禁以“来晚了”“擦肩而过”等提示词掩盖真实原因。
深入整治“信息茧房”、诱导沉迷问题。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规范设置“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
张晓峰建议,政府和行业组织需要制定相关标准,将拒绝大数据“杀熟”和保护个人隐私变成一种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我治理的要求。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平台更应加强自律,共同推进“算法向善”。
编辑|陈柯名 盖源源
校对|段炼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之声、北京青年报、公开消息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