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克兰“电讯”网站消息,泽连斯基已决定再次参与竞选乌总统,目前他拥有52%的支持率,看似有一定胜算。但他的连任之路绝非坦途,有一个重要前提,那便是乌军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乌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不参选。扎卢日内可是他强劲的对手,在乌克兰国内人气极高,是政坛“重量级人物”。
泽连斯基资料图
俄乌冲突爆发后,扎卢日内成为乌克兰抗争的象征,西方对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颇为认可。被泽连斯基撤职后,他的政治威望不降反升,不少媒体都预测他有可能成为乌克兰新总统。如今扎卢日内已无军衔,符合竞选总统的条件,随着乌克兰局势变化,希望他参选的呼声越来越高。
扎卢日内在担任乌军总司令时,爱护士兵,主张撤军,还多次拒绝泽连斯基的调令,避免了大量乌军士兵成为“炮灰”,这一行为让他在民众心中好感倍增。反观泽连斯基,虽然决定参选,但面临诸多困境。他原本期望西方能助力乌克兰取得胜利,或至少为战后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甚至希望西方国家直接派兵,可这些诉求都未能实现。他没能让乌克兰成功加入北约,还想享受北约的安全保障,乌克兰民众对他是否还会支持,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扎卢日内资料图
为了应对扎卢日内这个强大竞争对手,泽连斯基向其提出“条件”:若扎卢日内放弃参选,可获得党内“排名第一”的位置;否则,将面临刑事案件调查,包括2022年失守赫尔松的调查。从这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泽连斯基对扎卢日内的忌惮,也凸显出他在竞选之路上的不安。
除了扎卢日内,前总理季莫申科的参选也为乌克兰大选增添了不少变数。2024年6月20日,有着“铁娘子”之称的季莫申科高调宣布参选总统。她在乌克兰政坛资历深厚,两次担任乌克兰总理,主导过多项重要改革,在西方国家也有一定关注度。
季莫申科资料图
不过,季莫申科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她曾因滥用职权罪被判刑,虽在2014年被议会释放,但这段经历始终是她政治生涯中的争议点。宣布参选总统后,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其中推动乌克兰从总统议会制转为议会制的提议备受关注。这一主张被认为是想削弱未来总统的权力,增强议会和总理在国家决策中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那些对泽连斯基“过度集权”表现不满的选民。
季莫申科在竞选过程中提出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的可能性,这一表态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了激烈争论。支持者觉得这或许是结束战争、恢复国家经济的可行办法;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俄罗斯的“妥协”,会损害乌克兰国家利益。从国际层面看,她的这一主张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复杂反应。美国和欧盟作为乌克兰的重要盟友,一直强调对乌无条件支持,若季莫申科上台并选择与俄罗斯对话,可能会让西方国家的对乌政策陷入尴尬境地。
俄乌冲突资料图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发布的声明揭示了美国在乌克兰选举背后的操纵。美国国务院认为泽连斯基“权力过大”,正谋划在2025年举行乌克兰总统和议会选举,以“合法”方式取代泽连斯基政府。
美国计划先让其资助的非政府组织通过控制的乌克兰民间社会组织提出举行选举的倡议,还会协调各选举候选人,并安排美国非政府组织选择当地公共组织监督投票。此外,美国已开始与雇佣的乌克兰活动家商讨在乌建立新的亲美政党,期望该党进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从而牵制未来的乌克兰总统。美国的这些举动表明,乌克兰的选举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被其操控,选举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再看乌克兰国内的选举环境,由于俄乌冲突持续,乌克兰处于战时状态,泽连斯基总统任期本应在2024年5月20日届满,但选举无限期推迟。2024年11月6日,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延长90天至2025年2月7日,这已经是第13次批准延长该法令。在战时状态下,选举难以正常举行,即便有候选人宣布参选,何时能真正开展竞选活动仍是未知数,这也让乌克兰大选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俄乌冲突资料图
当前,俄乌冲突的形势对乌克兰大选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冲突发展,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局势越发不利,这无疑会影响选民对现任政府的态度。如果冲突持续,民众渴望和平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新的领导人身上。
国际上,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多次表示,若上台会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还宣称有具体计划,但赢得大选后才公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有多个俄乌和平方案,其中一个是乌克兰承诺至少20年内不加入北约,美国继续援乌提供武器以阻止俄罗斯攻击。若特朗普上台推行此类方案,乌克兰的政治格局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也会对大选产生深远影响。
还有,西方对乌克兰总统人选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选走向。虽然西方看好扎卢日内的军事指挥能力,但因其“战斗意愿”不强烈,不符合西方“拖长战线”的目标,所以一直未让他接替泽连斯基。但随着局势变化,西方的态度是否会改变,尚未可知。
乌克兰大选悬念重重,泽连斯基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他是否会下台充满不确定性。美国的背后操纵、其他候选人的竞争、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乌克兰国内的战时状态等因素,都让这场大选充满变数。未来乌克兰的政治走向,不仅关乎乌克兰自身的命运,也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