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整案债权人会议以网络视频方式召开,从债权人提供的重整计划(草案)文件来看,威马终于找来了投资。
救场的资本大佬名字叫做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这家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为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凤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为黄晶,间接持股比例为40%。
从暴雷到现在经过了15个月后,曾经“像牲口一样活下去”的威马,真要复活了?除了威马外,曾被传陷入困境的哪吒也有“复苏迹象”。看来25年汽车市场依然充满变数——一切充满可能,这正是市场十分有意思的一点。
威马寻复活、哪吒求融资、极越在挣扎
按照重整计划(草案)文件来看,新威马计划在2025年完成复工复产工作。通过“国内+海外”获得现金流快速破局,其将在2025年同步进行品牌焕新,在国内及国际市场构建营销网络,投放全新产品,逐步恢复经营及良性发展。
除此之外,重整计划(草案)文件还对新威马做出了更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2026~2027年,新威马将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全产品谱系,每年1~2款投入车型;计划2027年年销量超60万辆,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2028~2029年,新威马将会有10款全新车型投入全球市场,覆盖高端、中端及经济型市场。
至2029年,新威马全球市场计划年销量超100万辆,年营收超1100亿元。在这一阶段,新威马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智慧出行生态,新威马完成资本市场估值超1500亿。另外,新威马还将通过在原基地范围内扩建投资,实现温州工厂原规划的20万辆/年的产能。
图源:威马汽车
除了威马外,哪吒也有复苏迹象。
1月24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中的E轮融资计划。据了解,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投资约30亿元。同时,合众新能源还向股东介绍了公司未来三年的运营发展计划。
进入2025年1月,哪吒汽车位于桐乡的整车工厂已逐渐复工,线下部分门店也启动了新车交付。
极越的情况也有所好转,1月24日,极越汽车发布说明表示,极越售后配件正陆续恢复供应,由于临近春节且受物流运力下降、工人休假等客观原因影响,大部分配件可能要年后才能全部抵达,正全力协调,争取加快配件运输速度,确保售后维保工作能尽快全面恢复正常。
此外,极越计划在春节后恢复车辆SIMO语音反馈、极越App反馈通道。届时车主可以通过车机唤醒SIMO进行问题提交,或者在极越App进行问题提交,具体恢复时间需关注后续公告。
一夜之间,曾经的战败者都卷土重来了。
是回光返照还是重生转世?
即便这些“死”过一次的车企能够复活,面对如今的市场环境,想生存下来依旧是机会渺茫。
别说威马哪吒了,就是对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部分新势力车企来说,活下来的难度都会越来越大。
如今的市场环境,相比一两年前,其“惨烈”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2025年1月1日-7日,短短一周,已经有30余家车企相继推出优惠降价政策,价格战的发令枪比春节的鞭炮响得还早。这一迹象预示着,2025年汽车市场不会平静,竞争会更加激烈,“厮杀”也会更加残酷。换句话说,价格战仍然难以停歇,市场格局仍将深度调整,谁能继续留在牌桌上,2025年将是关键一年。
小鹏汽车在1月1号发布的“内部信”中,就专门提到了自己的看法:2025 年的市场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乘联会主席崔东树也表示,价格战短期内也不会结束。只有当行业洗牌告一段落、竞争进入新的平稳阶段,价格战才可能有所缓解,而这个平稳阶段可能还需要三五年。
图源:零跑汽车
在这背景下,威马、哪吒的卷土重来没有任何优势,换句话说,显得有点看不清局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加上头部车企玩家格局已基本形成,后来者很难再有销量上的大突破。
正如小通此前的文章所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进入“赢者通吃”的阶段。
小厂没有丝毫优势,规模效应显著的头部车企,将凭借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大厂依赖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从性价比上就完爆小厂,比如同样是售价十万的车,小厂卖就是亏本,而比亚迪卖不仅不亏本,还有得赚,甚至还能在半年后推出价格更便宜的“荣耀版”,小厂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抱团取暖?
抱团取暖,或许是威马、哪吒等“重生”车企的唯一机会。
中国汽车市场不再像过往那样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在整体体量不大的情况下,很多新势力车企要想存活下来,并不容易。毕竟在技术上没有代际的优势,而且由于没有规模效应,在成本上也没有竞争力,很难找到能够让它们活下来的理由。
如果威马和哪吒等车企能够起死回生,那第一时间抱紧大腿,可能才是上上策。
图源:哪吒汽车
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看来,“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竞争中,凡是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而那些没有销量,更没有核心技术的车企,单打独斗没有任何胜算,整合收购或许才是最好的归宿。
熬过上半场的“淘汰赛”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有望进入到以整合、结盟为主题的下半场。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2025年将成为汽车行业品牌大整合的一年,企业与品牌间的并购提速,行业进入新的整合周期。
吉利汽车率先展开了新一轮的整合。吉利汽车集团整合吉利、吉利银河、雷达、翼真等,面向大众主流市场;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组建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合并和联合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看来,一家高端汽车品牌年销量起码100万辆,这样才能很好地应对全球竞争。
无独有偶,2024年12月,作为日本第二大、第三大车企的本田和日产有意合并一事,成为全球汽车行业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如果整合成功,本田和日产计划于2026年8月成立联合控股公司并上市。新公司年销量预计达到800万辆,跻身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面对中国电动化崛起,日系车企懂得抱团取暖,这才是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的关键。
合并整合在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并不罕见。20世纪90年代,汽车企业广泛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例如,美国通用汽车通过并购零部件公司和多品牌战略,迅速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其合并策略有效提升了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所以对于威马、哪吒来说,可以试图向主流车企寻求合作,而不是跟以往一样单打独斗。汽车是一个向规模要利润的行业。只有做出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才能在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不是每家车企都叫比亚迪。
尤其是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之间的结盟非常重要,前者可以提供足够的造车经验,而后者能够带来更为灵活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解读甚至是更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等。如果每家车企都是单打独斗,那么即便可以在国内市场去占据一席之地,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舞台上也很难立足。
威马、哪吒等若能复活,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抱团取暖。
2024科技大盘点:
手机行业的2024:
智能硬件的2024:
PC行业的2024:
AI软件的2024:
科技公司的2024:
智能汽车的2024:
汽车公司的2024: